高中國文 - 古文

  • 同稱:「孔壁古文」、「蝌蚪文」、「古文」。
  • 盛行於周、秦間。東土文字。 
  • 漢武帝末年,魯恭王壞孔宅壁而得。
  • 用漆書簡,頭大尾細,類似蝌蚪而得名。
  • 提倡三代、兩漢所作質樸無華、形式自由之散文。
  • 由於六朝以來,尚求美感,作文多為駢文,過於講求詞藻、對偶、典故,越來越不適應實際應用。
  • 唐初陳子昂等人已倡古文韓愈古文運動,柳宗元和之,後至宋歐陽脩科舉考官,提拔古文人才,古文運動方告成功。因為他們標榜先秦、西漢的文章,因此稱為「古文」。明代前七子、後七子、唐宋派皆對古文的規律,有其獨特的見解。
  • 清代桐城派古文更加嚴格要求,方苞所謂:「古文中忌語錄中語、魏晉六朝人藻麗俳語、漢賦中板重字法、詩歌中雋語、南北史佻巧語。」(沈廷芳《隱拙軒文鈔·方望溪先生傳·自記》)後來的桐城派作者更擴大範圍,陸續把「註疏」、「尺牘」、「詩話」等語言都列違禁。
  • 清末民初,白話文興起,古文受到一定的打壓。
延伸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