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中國文 - 孔子

  • 名丘,字仲尼,春秋魯國陬邑人。
  • 春秋時代著名的思想家、教育家、後代儒學肇始人,後世尊為至聖。
  • 他在政治上倡導「仁政」,並首重「正名」,主張「君君、臣臣、父父、子子,不在其位,不謀其政。」
  • 首創私人講學風氣,主張有教無類,因材施教,強調「君子學道則愛人,小人學道則易使也」的教育功效。
  • 相傳孔子弟子三千,賢弟子七十二人,其中顏淵、閔子騫、冉伯牛、仲弓品德有成,宰我、子貢語言表達傑出冉有、子路有政事能力,子游子夏熟習典籍文獻;對於當時政治,尤其是對於儒家思想的傳播,儒學的發展,影響甚大。
  • 晚年刪《詩書》,定《禮樂》,贊《周易》,作《春秋》,對文化保存與延續,功不可沒。
  • 其門弟子及再傳弟子所編纂成的《論語》,思想以仁為核心,並提出「克己復禮為仁「;論學則強調學思並重,所謂「學而不思則罔,思而不學則殆」,成為後代學術思想的主流。
  • 孔子是一個品德高尚的思想家,正直、樂觀、積極進取,一生都為追求理想的社會而奮鬥不懈。他品格與風範影響著幾千年來的中國社會,也成了知識分子進德修業的楷模。
延伸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