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中國文 - 《孟子》

  • 作者為孟子與弟子所記。
  • 記載孟子及其學生言行的一部書。
  • 重要思想:
  • 1、道性善。
  • 2、尊王賤霸。
  • 3、民貴君輕。
  • 4、先富後教。
  • 5、重仁義、輕功利。
  • 6、距楊墨、放淫辭。
  • 其議論善用比喻和寓言,使抽象的道理具體化。舉例時,富於幽默。文句又善用反問、對比、排偶、虛字和語氣詞,技巧靈活。
  • 《孟子》一書為語錄體,以答問方式展開;全書強調「義」字,與《論語》強調「仁」字,互為表裡。
  • 性善論為主,提出「仁政」、「王道」,主張德治。
  • 東漢班固《漢書藝文志》將《孟子》列於《諸子略》儒家類中,與《荀子》並列,屬於子書。
  • 五代十國後蜀孟昶廣政七年,刻石經於成都學宮,《孟子》被提升為經書;南宋光宗紹熙年間合刊十三經
  • 《孟子》的心學及道統思想對中國的道德文化影響甚大,不僅為人類揭示立身處世的法則,更指出從政治國的法則。
  • 《孟子》議論宏偉,善用譬喻,以及對於時事的記述,對文學、史學均有影響,遂成學子必讀的經典。
  • 篇章全書七篇,每篇各分上下,共二百六十一章。
  • 趙岐《注》、朱熹《集注》、焦循《正義》影響最大。
  • 十三經注疏本採漢趙岐《注》、宋孫奭《疏》。
延伸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