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中歷史 - 柏林會議

  • 同稱:「柏林會議」、「西非會議」。
  • 德國首相俾斯麥召開柏林(西非)會議(西元 1884 ∼ 1885 年),係普法戰爭後,德國首相俾斯麥恐懼法國報復,為轉移焦點,藉口協調各國在非洲的爭奪,而做出的協議。
  • 協議內容:根據「有效原則」,與會國只有真正控制某殖民地時,才可以擁有它們;任何國家若想擁有非洲海岸的任何部分,必須通知其他簽署國。
  • 柏林會議之後數年,這場當年所謂的「非洲大獵」便告結束,中非幾乎被瓜分殆盡,只剩下西非的賴比瑞亞(美國獨立後,部分白人將黑奴送回西非,並助其建國,以「自由」為國名)和東非的衣索比亞。
  • 西元 1878 年柏林會議後,奧匈帝國獲得波士尼亞、赫塞哥維納的管理權,西元 1908 年併為帝國領土。西元 1919 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後,奧匈帝國為戰敗國,雙元帝國瓦解,奧、匈各別與協約國簽訂和約。
  • 柏林會議之後數年,這場當年所謂的「非洲大獵」便告結束,中非幾乎被瓜分殆盡,只剩下西非的賴比瑞亞(美國獨立後,部分白人將黑奴送回西非,並助其建國,以「自由」為國名)和東非的衣索比亞。
延伸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