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雄港

  • 同稱:「高雄港」、「打狗港」、「打狗」。 打狗港,今日高雄港前身,本是西拉雅族中的馬卡道族聚居地,因為習慣以刺竹建設防衛設施,而竹林原住民語發音近似閩南語的 「打狗」,故以此名稱呼當地,直到總督府以日本語發音近似的「高雄」取代。 本來是普通漁港,在安平港逐漸淤積後,打狗港便逐漸取代安平港的航運地位。 西元1858年(咸豐8年)「天津條約」簽訂,打狗港成了四港通商中的一港。 西元1959年以後,高雄港進行多項的擴建工程。如今高雄港已經成為臺灣四大國際港之一,是臺灣的海運輸紐。 下圖為:高雄港(打狗港)詳圖。